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粮食产量
国家统计局12月13日公布,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14130亿斤,比上年增加222亿斤,连续10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首次突破14000亿斤,创历史新高,为安民心、稳预期、稳大局打下了坚实基础,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和就业质量实现“双提升”
脱贫劳动力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的重要指示精神,千方百计帮助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持续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不断加大帮扶力度、创新帮扶举措、提高帮扶实效。2024年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总规模达到3307.9万人,超年度目标任务288.8万人,较2023年同期增加9.7万人。
农垦“两大行动”扩面提质
农垦“两大行动”
2024年,农业农村部持续深入推进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推动农垦系统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既种好自己的地,也帮农民种好地,为国家多产粮、为农民多增收、为企业多增利。推动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扩面提质,开展农垦大豆、玉米、小麦、油菜单产提升三年活动,组织农垦高产高效技术及模式线上直播,深入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北大荒集团今年有13个农场大豆百亩方单产超300公斤, 7个农场玉米百亩方单产超1000公斤, 7个农场水稻百亩方单产超750公斤。2024年,农垦社会化服务规模再次突破1亿亩次。
“大地流彩”系列活动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乡村文化
2024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中国文联印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按照文化铸魂、文化培根、文化养德、文化兴业进行系统谋划,组织了村跑、村舞、村厨、村BA等近百项乡土特色浓郁、农民喜闻乐见的“村字号”乡村文体艺术活动,坚持把活动办在村里、把资源引入村里、把关注聚焦到村里、把消费留在村里,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激发了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活力,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农业国际贸易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及有关部门加快培育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优质主体,带动农产品出口稳增长,服务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就业增收。
水产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2024年,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种业振兴决策部署,组织各地农业农村(渔业)主管部门、科研、推广机构和专家等多方力量,推动水产种业振兴取得积极进展。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深化推进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牵头统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深化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重点任务落实,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超过45%,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农业农村部以扶持、带动和提高小农户为导向,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创新组织带动方式,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建立健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稳步提升耕地质量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提升耕地质量
2024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务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提升,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日趋完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退化耕地治理深入实施,有效推动提升耕地质量,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全链条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加快实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深入开展退化耕地治理。依托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继续组织开展涉及766个县的盐碱地土壤专题调查,推动全面摸清盐碱地资源状况。在长江中下游、西南、华南等地酸化耕地集中分布区,坚持酸化消障和提质培肥并重,连续两年实施20个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提升强酸性耕地土壤抗酸化能力和肥力。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农业机械化发展
今年以来,全国农机化系统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中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用促研发、以用促制造、以用促转化,全产业全链条协同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持续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和队伍建设。在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方面,印发《2024—2026年农机报废更新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实施意见》,加力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突出稳产保供,重点支持高端智能农机和丘陵山区适用农机。
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助力养殖降本增效
饲用豆粕减量成效
2024年,全国饲料行业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大力推广低蛋白日粮等实用技术,落实“降蛋白、减豆粕”各项措施,多措并举,推动饲料行业节粮降耗,助力养殖业降本增效。餐桌剩余食物饲料化试点城市扩大到15个、饲料化产品产能约10万吨,支持以工业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的乙醇梭菌蛋白产品扩大产能至2.5万吨。2024年1—10月,全国饲料企业用于饲料生产的玉米、大麦、高粱等谷物下降5.5%、豆粕下降8.0%,谷物、豆粕在饲料中的占比分别为54.4%、12.9%,同比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提升养殖业的饲料转化率、资源利用率和总体产出效率,深入推进饲料粮减量替代,持续推动养殖业节粮降耗、降本增效。
聚力“四项行动” 东西部协作取得新成效
东西部协作
2024年,东西部协作省份围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协作提质“四项行动”,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与内蒙古携手推进农副产品和清洁能源“两个基地”建设,共建606个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71个清洁能源基地,既助力内蒙古当地产业发展,又保障首都农副产品和能源供应。在劳务协作提质方面,协作双方持续完善劳务协作对接机制,组织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共建就业基地,构建“培训+输转+稳岗”的劳务协作工作链条,帮助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稳中向好
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农业农村部围绕推动热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指导服务、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工作措施,推动热作产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助力热区乡村全面振兴。?热作生产稳中有进。香蕉产量1200万吨、木薯干产量200万吨、芒果产量500万吨,生产规模持续保持世界前列,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在世界上首个实现周年供应。?科技支撑有力。选育推广了宝岛蕉、秋香龙眼、华南22号木薯、德热4号咖啡等360余个优良新品种,小粒种优良咖啡品种占比约98%,天然橡胶自育品种占比40%左右、新植胶园100%良种种植,香蕉商业化品种占比97%。?组织化水平不断提升。?
产能调控有成效 生猪养殖扭亏为盈
产能调控有成效
2024年,农业农村部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促进产销适配,生猪养殖扭亏为盈,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产能回归合理区域,养殖盈利整体向好。?养殖企业经营状况好转,行业系统性风险降低。?规模养殖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各地落实落细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精准化防控措施,严格检疫、调运、屠宰等关键环节监管,非洲猪瘟、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烈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风险平稳可控。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2024年,农业农村部推动全面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集中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监管信息化水平提升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运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健发展保驾护航。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到98%
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4年,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产管并举、严优并重,一手抓精准治理和监管执法,着力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守牢质量安全底线;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全力推进生产源头高质量发展,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主要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首次达到98%,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到8.1万个,同比增长6%。
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建强
乡村人才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聚焦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用好,强化政策举措,构建推进机制,实施重大工程,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营销服务体系
2024年,农业农村部聚焦“产得出、卖得了、卖得好、效益高”的目标任务,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搭建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重大节庆活动平台。该计划分品类、分梯次、分年度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品牌,以打造“精品”为总目标,以区域公用品牌为主抓手,以核心授权企业和产品品牌为基础支撑,推动农业品牌由小、散、弱向大、精、强转变。深入推进农业品牌培育和保护,组织产销对接、品牌推介、消费促进等标志性活动,推动农产品由“提篮小卖”、“披头散发”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农业强国建设
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215.3万家,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1万家。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09.4万个经营性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年服务面积超过21.4亿亩次,服务小农户9400多万户,促进小农户迈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践行大食物观取得积极进展
大食物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党中央、国务院就践行大食物观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工作指导,推进多元化食物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长江十年禁渔取得明显成效
长江十年禁渔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继续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禁捕管理秩序保持总体稳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措施有效落实,水生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向好,禁渔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取得新突破
种质资源保护利用
2024年,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种业振兴行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智慧农业发展开启加速度
智慧农业发展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始终把智慧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采取切实措施,加力推进。